顯示具有 變形記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變形記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

專屬 2014《蛻變》計劃-蛻變年曆

如果這個時候還在猶豫的 2014 年的年曆,
那你一定對新的一年既謹慎又充滿期待。


在 2014 年,為自己打造一個《蛻變》計劃,
先選擇一起《蛻變》的隨身夥伴。

記錄吳興國兩度登上愛丁堡藝術節,結合影像科技與京劇之美,演出卡夫卡經典鉅作《蛻變》,收錄文學才子-張大春曲詞,精彩演出劇照,賞心悅目一整年。





週曆式筆記書,一週詳細計劃盡在眼前



內涵精美明信片,
在2014 年的《蛻變》計劃中,
每個月寄出一張精彩的《蛻變》給重要的那一個他(她)



可自由開啟扣環,安排 2014 獨家行程與專屬《蛻變》順序



炫彩材質,在典雅的設計中綻放彩虹般絢麗色彩,
正反兩面,都是最精彩的《蛻變》封面。



蛻變年曆
超值定價新台幣 399 元

購買方式

  1. 電話購買:02-2392-3868#13當代傳奇劇場 林小姐
  2. 誠品書店-國家戲劇院店
  3. 親自臨櫃購買:當代傳奇劇場 傳奇435 排練室

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

急尋得獎者


您曾經在當代傳奇劇場粉絲專頁上參加“用你的方式-蛻變”嗎?
下列是我們還沒聯絡上的得獎者:

獎項 尚未聯繫上的得獎者
2014蛻變獎 Eileen Xiao
朱冠宇
大師蛻變獎 Gina Yi-Fang Hsu 
Jessie Chen 
曹凌韶
Youkang Liu 
好書蛻變獎 李益宏
那個東軍

若您是其中一位得獎者,
請在 2014/01/31 之前私訊聯繫Winnie Clt
我們將盡快協助辦理獎品寄出相關事宜哦!

感謝大家啦!

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

《蛻變》的光與影-影像設計王奕盛專訪三(終)

近年來,越來越多表演藝術的演出,加入了影像科技。贊成者有之、反對者有之。 隨著科技發展,影像科技與表演內容的結合逐漸蔚為風潮,今年的愛丁堡藝術節更將科技結合藝術納為年度主題,當代傳奇劇場所製作《蛻變》,其中包含一流的影像設計,榮幸二度受邀,並且成為在愛丁堡藝術節開幕演出。 能夠完成這樣世界級的演出,在影像製作方面,王奕盛老師從發想、對於卡夫卡的深入了解、與吳興國老師對話一直到製作完成,一路走來費盡苦心,亦有許多新的突破與嘗試。

風格統一是成熟作品的一大關鍵,劇場裡CUE 點配合太重要

面對表演藝術中融入影像設計的元素經常會出現正反兩極的聲浪,王奕盛認為追根究底是影像的品質連最基本的水平都沒有達到,當一個影像設計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支撐時,就可能上網去找各種影像去拼貼。其實影像設計應該要與戲的風格契合,當技能被局限,就會用拼湊的方式來做,如此一來,風格統一就出了極大的問題。以玩具總動員為例,從頭至尾都是同一種風格的呈現,表現任何他所要表現的東西,因為皮克斯的技術強大,足以支撐想像。因此想像力很重要,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
另一方面,他建議影像設計也應該要充分了解劇場工作形態。例如:許多影像設計習慣了 16:9 或 4:3 的尺寸,但是劇場的幕可能是 1:4 的尺寸,這個就是很基本但是需要克服的技術問題。另外,劇場中的 CUE 點配合也非常重要,是影像先收還是燈光先收?亦或是同時收?都應該分秒斟酌。王奕盛分享日前製作舞蹈影像設計的經驗說:『影像收了,燈光多了將近三秒的時間,並且從舞者的身體縮小至臉上收場,差別不過三秒,在在關乎影像設計對於這個畫面能不能了解當下的情緒,應該怎麼去表達?』

王奕盛建議影像設計也應該要充分了解劇場工作形態-《蛻變》

現在的影像設計,如同 10 年前的 TD

不同於舞台與服裝的專職分工,能夠將草圖交給師傅製作,王奕盛觀察到現在台灣劇場多是將影像視為一個“能夠立即解決問題的工具”,提撥的預算也十分有限。在很克難的預算下,要做很高的要求,當沒有辦法找到師傅協助你的時候,只有自己一個人,頂多帶一個助理就要製作一齣戲的影像,即使影像設計技能再強大,也會遇到預算等各種問題阻礙。『我覺得我現在在做影像設計,好像 10 幾年前的音響或 TD(Technical Director)。那時候做劇場,大家認為不需要音響與 TD,可是當時間過去,這些人的努力,讓我們知道進劇場時,他們有多麼重要!』王奕盛說。

此外,大部分人並不了解影像設計的工作形態,3分鐘的影像,不包含剪接過程,光是算圖(Render)就要花上 3 天多。影像越來越重要,但很少人了解這個領域的工作樣貌,也不清楚該怎麼與影像設計合作,影像設計應該預留多少製作時間等。面對這樣的困境剛開始王奕盛十分無奈,一直到今年才開始轉念:『我好像不應該再這樣了!』,王奕盛開始卯足全力,從教育劇場人影像設計的想法出發,先是在台北藝術大學開課,台灣大學、戲曲學院等皆有王奕盛影像設計課程,明年也即將在文化大學教授相關課程。『我一定要讓大家都知道這件事情,而且我在教的時候,一定是要連技術都教,因為技術太重要了!』王奕盛說。

『現在的影像設計,如同 10 年前的 TD』-王奕盛從無奈到投身教育,讓更多人知道影像設計的工作形態。

結語

從英國愛丁堡藝術節、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,《蛻變》馬上就要到達 2013 年的最終站-國家戲劇院。結合影像科技與劇場,影像設計王奕盛與當代傳奇劇場完成了《蛻變》世界級影像製作與演出,在這場《蛻變》的歷程,你會看見卡夫卡的著作、卡夫卡不同與作品中的樣貌、看見吳興國老師的生命體悟,也許你也能夠從這些美麗的畫面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《蛻變》。

更多關於王奕盛

《蛻變》的光與影-影像設計王奕盛專訪-王奕盛

國立藝術學院劇場設計系第一屆畢業,主修舞台設計,師承王世信。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藝術暨設計學院新媒體藝術碩士。曾任台北當代藝術館視覺設計、華山藝文特區特約美術設計、台北藝術大學駐校藝術家、元智大學藝術設計系兼任講師、實踐大學時尚設計系專任講師。目前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,專職劇場影像設計之教學與創作。

設計作品有:中華民國建國百年跨年慶典開幕式,雲門舞集《屋漏痕》、《聽河》、《風.影》,優人神鼓《感光優》,果陀劇場《動物園》、《再見女郎》、《我是油彩的化身》、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、《傻瓜村》、《梁祝》,創作社劇團《拉提琴》(入圍第11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十大),鄭宗龍作品《在路上》(獲第10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大獎),秀琴歌劇團《安平追想曲》(入圍第10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十大),當代傳奇劇場《康熙大帝與太陽王》、《水滸108—忠義堂》,綠光劇團《單身溫度》,全民大劇團《短波》,臺灣戲劇表演家《天若光》,十鼓擊樂團《橋頭糖廠水劇場》,如果兒童劇團《東方夜譚II—狐說八道》、《銀河魔豆星花園》,台灣豫劇隊《巾幗華麗緣》、《美人尖》,唐美雲歌仔戲團《燕歌行》(入圍第11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十大)、《光目女救母》、《碧桃花開》、《大願千秋》、《六度經—仁者無仇》、《蝴蝶之戀》、《宿怨浮生》,明華園戲劇總團《火鳳凰》、《蓬萊仙島》、《曹國舅》、《超炫白蛇傳》,黃香蓮歌仔戲團《梁祝》、《江南第一才子》,許亞芬歌子戲劇坊《目犍連救母》、《阿闍世王》、《慈悲三昧水懺》、《良臣遇竈神》,流浪舞蹈劇場《一窩蜂》,台北民族舞團《經典綻放》、《百年香讚》,雞屎藤新民族舞團《府城浮世繪—雙月記》,廖末喜舞蹈劇場《靈動運河》,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《無間賦格》,國立戲曲學院京劇團《臺灣鬚生專場》,耶魯室內樂團《情繫華格那》,對位室內樂團《我的太陽》、《乞丐王子遇見灰姑娘》、《仲夏樂之夢》,廣藝愛樂《臥虎藏龍》,臺北市立國樂團《2012百年流行音樂祭》,台北愛樂劇工廠《和你在一起》,舞工廠踢踏舞團《異響》,一心戲劇團《狂魂》,春美歌仔戲《少年周瑜》,青年高中舞團《天女神峰》、《千鷺之歌》,大風劇團《美好的人生》,普羅藝術家樂團《2010音樂嘉年華》,佛光山文教基金會《牛背上的小沙彌》,法鼓山感恩音樂晚會等。



延伸閱讀:《蛻變》的光與影-影像設計王奕盛專訪一
延伸閱讀:《蛻變》的光與影-影像設計王奕盛專訪二


>>>更多《蛻變》演出資訊

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

《蛻變》的光與影-影像設計王奕盛專訪二

近年來,越來越多表演藝術的演出,加入了影像科技。贊成者有之、反對者有之。 隨著科技發展,影像科技與表演內容的結合逐漸蔚為風潮,今年的愛丁堡藝術節更將科技結合藝術納為年度主題,當代傳奇劇場所製作《蛻變》,其中包含一流的影像設計,榮幸二度受邀,並且成為在愛丁堡藝術節開幕演出。 能夠完成這樣世界級的演出,在影像製作方面,王奕盛老師從發想、對於卡夫卡的深入了解、與吳興國老師對話一直到製作完成,一路走來費盡苦心,亦有許多新的突破與嘗試。

作品受到小說與加拿大動畫影響

王奕盛根據自己在大學第一次閱讀《變形記》時的感覺,將腦海裡的樣子製作出來-《蛻變》

值得一提的是,這次的影像作品中,王奕盛根據自己在大學第一次閱讀《變形記》時的感覺,將腦海裡的樣子製作出來,因此王奕盛特別喜歡《蛻變》中房間的影像。另外,曾經看過一部加拿大動畫作品使用較重的油墨與誇張的顏色製作的《變形記》也著實的影響著這次的創作。『他起床的時候,眼睛張開,看見一個長長的影子,像蟑螂一樣。外面妹妹送東西來吃,敲門時媽媽的影子是從門裡面透出來,打開門後媽媽就昏倒了,很有趣!』王奕盛說。

最喜歡《蛻變》裡的“愛”

『我最喜歡“愛”!跟影像最沒有關係的一段!』

《蛻變》六場寫意的夢境中,王奕盛認為,“愛”這個段落充滿許多美麗的畫面。吳興國老師扮演女人,到底是愛女人?還是個性裡有女人的因子?還是卡夫卡根本愛她的妹妹?很模糊而且充滿著想像空間。在整個色調與畫面上搭配崑曲十分迷人。王奕盛特別說到扮演女裝的吳興國老師走上橋的那個段落:『真的很美!』。

劇場中的影像要怎麼欣賞?王奕盛:『開心地看就好!』

當我們訪問王奕盛這個問題時,他引用雲門舞集林懷民老師在一個教育演出的場合,回答提問小學生的話回答我們。當時小學生問林懷民老師看不懂現代舞,應該怎麼欣賞林懷民老師說:『很簡單啊!你上山去吹風,不會問風要告訴你什麼,你會覺得風很舒服,很舒服你就吹啊!冷了就把衣服穿上,就不要吹。看到一朵飄過去,你覺得那雲很漂亮,可是你不會想說雲要告訴你什麼,其實他根本沒有要告訴你什麼,重點是你覺得他美就好了。』

劇場中的影像要怎麼欣賞?王奕盛:『開心地看就好!』-吳興國《蛻變》


延伸閱讀:《蛻變》的光與影-影像設計王奕盛專訪一
延伸閱讀:《蛻變》的光與影-影像設計王奕盛專訪三(終)

>>>更多《蛻變》演出資訊

《蛻變》的光與影-影像設計王奕盛專訪一

近年來,越來越多表演藝術的演出,加入了影像科技。贊成者有之、反對者有之。 隨著科技發展,影像科技與表演內容的結合逐漸蔚為風潮,今年的愛丁堡藝術節更將科技結合藝術納為年度主題,當代傳奇劇場所製作《蛻變》,其中包含一流的影像設計,榮幸二度受邀,並且成為在愛丁堡藝術節開幕演出。 能夠完成這樣世界級的演出,在影像製作方面,王奕盛老師從發想、對於卡夫卡的深入了解、與吳興國老師對話一直到製作完成,一路走來費盡苦心,亦有許多新的突破與嘗試。

從高行健的水墨畫作中找到製作風格

從高行健的水墨畫作中找到製作風格-《蛻變》影像設計

剛開始製作時,吳興國老師提供王奕盛非常多關於卡夫卡的畫作,由於卡夫卡的畫作真的太過於抽象,在舞台上表現的力度有限。最後看到高行健水墨畫作,畫作很抽象,可是其中的想像力還有力道其實都非常好,因此就朝著這個方向去,至於影像中的元素與象徵,其實比較多是從卡夫卡的變形記裡面去找。 起初在臨摹高行健的作品,試了非常多種紙,宣紙、水彩紙...什麼都試,可是其實很難,高行健的作品看似非常非常簡單,但怎麼做就是做不出那種味道,光是素材嘗試,就花了三、四萬塊。有一天,王奕盛翻了高行健一本書,說高行健在法國作畫很多年,決定試試看,於是買了法國的水彩紙,並且嘗試在紙上灑了水之後再畫,發現這種水彩紙的特性真的很棒,不會很快乾,可是一旦墨下去,墨色擴散的過程深色部分會變成一種毛毛的屑屑,這是高行健畫作裡最常出現的一種特色。不像宣紙暈開之後很柔和,沒有殘屑,這款法國的水彩紙有趣的是做畫時會產生像結晶體的東西。這個新發現,讓王奕盛樂在其中。 除此之外,王奕盛還分享另一個製作技法,他將許多紙板裁剪成房子的模型,使用沾濕的海棉拓印在紙上,王奕盛說:『用畫的不可能那麼清楚,而且房子的樣子呈現不應該是暈染的感覺。所以最後使用的方法很簡單,拓印上去!』

小草是重要元素,也是卡夫卡與吳興國之間的連結

小草是重要元素,也是卡夫卡與吳興國之間的連結-《蛻變》影像設計

在影片中, “門”是整個影像設計重要元素,最後則使用小草來象徵堅忍不拔的生命力,這與吳興國老師的生長背景,拼命練功,背負著傳統京劇的包袱等十分相似。王奕盛說:『小草其實你很容易摧毀它,可是摧毀它之後,散掉了又可以在其他地方馬上又生出來。其實這齣《蛻變》不完全是變形記,它完全是吳老師自己個人生長的歷程結合。』這株小草和那隻蟲其實很雷同,看似吳興國老師的另一種化身,又不能完全的說是吳興國老師,界線模棱兩可。小草歷經風吹雨打,枯萎後,陽光一照又重新萌芽。這一段並不是從變形記裡取材,但透過生命堅韌的小草,作為吳興國老師與卡夫卡的連結,精神上兩者是生命共同體,小草象徵他們的努力、挫折感以及他們的堅韌。王奕盛再說道:『那隻蟲既是吳老師,他也是那隻蟲,也是全部的人,全部帶著另外一個面具和帶著另外一個軀殼在努力生活的人。



延伸閱讀:《蛻變》的光與影-影像設計王奕盛專訪二
延伸閱讀:《蛻變》的光與影-影像設計王奕盛專訪三(終)

>>>更多《蛻變》演出資訊

用你的方式《蛻變》得獎名單

「生存」本該是自然而然的事,為何變得如此難以承受?

感謝大家創意參與“用你的方式-《蛻變》”活動,
恭喜下列得獎者(根據Facebook化名):

“2014蛻變獎”
獲得2014《蛻變》筆記書

Eileen X**o
Mandy H***g 
張O鈴
梁O嵐
朱O宇

“大師蛻變獎”
獲得吳興國老師親筆簽名海報

Gina Y*-***g H**
  Jessie C*** 
  Donna T**i 
  Youkang L** 
  曹O韶

“好書蛻變獎”
獲得張大春老師新作《大唐李白:少年遊》親筆簽名書

Peichuan W**g
  李O宏
  那OO軍
  杜O甫
  蕭O伶


 

【特別提醒】
相關聯繫事宜將會透過 Facebook 聯繫, 請得獎者留意 Facebook 收件匣,
並請在 2014/01/31 之前回覆完整寄送訊息, 逾期者視同放棄得獎資格。


>>>更多活動資訊

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

《蛻變》六場東方寫意夢境六--飛


一聲鐘響,一隻鳥,飛過天際,鳥找到無涯淨土,自在地飛舞,徜徉在天地之間,最後,羽化升天。


《蛻變》演出日期:
2013/12/19 (四) 19:30 (座談會大來賓:文學才子-張大春)
2013/12/20 (五) 19:30 (座談會大來賓:兩性作家-張小虹)
2013/12/21 (六) 19:30 (座談會大來賓:哲學教授-孔令信)
2013/12/22 (日) 14:30 (座談會大來賓:藝術詩人-楊照)


收藏 DM 專線:02-2392-3868

《蛻變》六場東方寫意夢境五--禁


角色:卡夫卡 蟲 吳興國

受傷的葛里戈,絕望地想從芸芸眾生中消失。
卡夫卡出現了,吳興國跳出來了,一起激勵葛里戈為自己而活,繼續生存。



《蛻變》演出日期:
2013/12/19 (四) 19:30 (座談會大來賓:文學才子-張大春)
2013/12/20 (五) 19:30 (座談會大來賓:兩性作家-張小虹)
2013/12/21 (六) 19:30 (座談會大來賓:哲學教授-孔令信)
2013/12/22 (日) 14:30 (座談會大來賓:藝術詩人-楊照)


收藏 DM 專線:02-2392-3868

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

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

為青年《蛻變》的 5 個驛站

「生存」本該是自然而然的事,為何變得如此難以承受?



《蛻變》是卡夫卡的經典作品,寫出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年輕人,一天醒來變成蟲的故事;
這也是當代傳奇劇場二度勇闖愛丁堡藝術節的年度鉅作,道出這個時代年輕人的困境。
吳興國曾說:『這個世代的年輕人,生下來就負了債,我們活得越長,這份債就越沉重。』
在一個太平盛世,人卻更不快樂;在一個沒有戰爭的年代,卻有這麼多人選擇自我了斷。
《蛻變》是吳興國送給年輕人的一份禮物,面對更加艱難的時局現況,
希望能替年輕人找到面對壓力,改變自己的勇氣。

除了吳興國精采的演出,《蛻變》還有一連串導聆與特別企劃,
與大家在歲末年終,一起《蛻變》!


1. 編號 251,11 月表演藝術雜誌特別企劃

11 月表演藝術雜誌《蛻變》

11 月號 251 期的 PAR 表演藝術雜誌,吳興國暢談《蛻變》,
圖文記錄吳興國所創造出來的卡夫卡心靈迷宮,
讓觀眾們到劇場後,能夠按圖索驥,觸動自己《蛻變》瞬間。


2.導演手記獨家曝光

《蛻變》官方部落格獨家推出吳興國導演手記
揭露與大蟲相處這些日子的點點滴滴。
更有不定期回應觀戲心得,與各方各界的聲音一起《蛻變》。


3.卡夫卡專家演前導聆,大來賓演後簽名座談

《蛻變》台北場來賓預告

《蛻變》台北場次,演出前有卡夫卡專家-耿一偉老師親自現場導聆, 演出結束後還有吳興國老師與各界專家出席簽名座談會,讓觀眾滿載而歸。
《蛻變》台北場來賓預告:
12/19(四) 文學才子 張大春 21:30-22:00
12/20(五) 兩性作家 張小虹 21:30-22:00
12/21(六) 哲學教授 孔令信 21:30-22:00
12/22(日) 藝術詩人 楊    照 16:30-17:00


4.免費講座,與大師近距離接觸

當代傳奇劇場承蒙各界英雄好漢大力協助,舉辦免費的講座,
每一場講座都是與大師近距離接觸好機會哦!
立即鎖定 11月與12月行程(最新內容持續更新中...)


5.即時訊息專頁

當代傳奇劇場粉絲專頁最新消息即更新,
我們歡迎觀眾們分享自己的看戲心得,持續討論《蛻變》喔!


《蛻變》是一個荒謬故事,卻和我們都大有關係!
所謂經典,彷彿今月曾經照古人,
能跨越時代找到知音,不畏世世代代的更迭依然找到共鳴,
其實你不必文青,我們相信當您看了《蛻變》演出,
您也能像愛丁堡藝術節與高雄大東的觀眾一樣,受到感動。



更多《蛻變》演出資訊:12 月《蛻變》-不能錯過的精彩演出訊息

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

在某個角落中,遇見卡夫卡-導演創作手記三

現在,談一談音樂

「我聆聽音樂,像飢餓的人吃著美味的食物,這裡展開了一條路,通往那渴望已久,不可知的糧食。」音樂是葛里戈的摯愛,妹妹的小提琴樂聲「使這隻野獸沉浸在近乎幸福的鬆弛中」,但,劇末,琴摔了,蟲也禁食了,失去了至愛,葛里戈完全放棄求生意志!

第一次聽到乙聿第一場名為「密」的音樂,甚為喜愛:以古箏為主旋律,在琴音琮琮彈撥中,輕如小詩,重似磐石,長聲有牧歌式吟誦,短音如呼吸急促;大提琴似綿延山丘,在雲霧中忽隱忽現,一幅動人的生命圖景於焉出現。乙聿是很年輕的作曲家,很瘦,可能比卡夫卡還瘦吧!同樣有這敏感的神經,古箏就是劇中的旅人,讀劇者,帶我們一起尋找這條「通往精神糧食的道路」。

第四場「愛」,以崑曲名劇《牡丹亭》為主旋律,《牡丹亭》的女主角芳華思春,為愛而死,為愛復生轉化卡夫卡求愛不得的痛苦,他和《遊園驚夢》中的杜麗娘有著相同處境----來自父親巨大的權威和社會禮教的制約,你是我,我是妳,古今東西的男女共同發出心靈二重唱,形成舞台的二度空間。

時間也只是多重性的

《蛻變》把現實轉成神話了。卡夫卡創造一種介乎於角色和觀眾之間詭異的意象時空。我請乙聿在第二場「醒」採用北管音樂曲式。北管有千年歷史,是台灣廟會招神驅鬼的儀式音樂,正適合蟲與時間和生存的搏鬥與抗爭。



《蛻變》導演創作手記一:故事要從那條蟲說起...
《蛻變》導演創作手記二:沒有故事的改編故事...
《蛻變》導演創作手記三:現在,談一談音樂
《蛻變》導演創作手記四:迷宮---冷酷而無法理解
《蛻變》導演創作手記五:迷宮---科技.京劇.宇宙的舞者


更多《蛻變》演出資訊:12 月《蛻變》-不能錯過的精彩演出訊息

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

在某個角落中,遇見卡夫卡-導演創作手記二

在某個角落中,遇見卡夫卡-導演創作手記二

故事原來是這樣的…

一天早晨,葛里戈醒來變成蟲,把父母、妹妹和經理嚇壞了,父親用手杖狠狠驅趕,血流如注的蟲跌落房間深處,門,砰地關上;妹妹是第一個送食物進門的人,受到餵食的蟲爬上天花板呼吸自由空氣,倚望窗外看著灰色天空。為了保衛心愛的美女畫框不被妹妹和母親搬走,蟲摔得遍體鱗傷,更遭父親用蘋果痛擊,飛來了一顆蘋果嵌進了他的背裡;失去經濟依靠的全家人只好努力工作,家裡招租的房客看到他之後打算搬家,家人也想趕他出門。終於,葛里戈帶著滿心的感動和愛想著家人,呼出最後一口氣而死去。他的犧牲帶給家人未來的希望與憧憬。

沒有故事的改編故事…

有關我的改編,一無故事,二無情節,共有六場戲:夢、醒、門、愛、禁、飛。 六場戲與原著若即若離,蟲是表演的中心點,是宇宙黑洞,吸引我們穿越時光隧道,置身卡夫卡的異想迷宮。我選擇獨角戲,因為劇中主角葛里戈.薩姆薩的捷克原文就是「孤獨一人」(I am alone.)的意思。此外,還有父親、兒子、女人(母親、妹妹、情人),卡夫卡和吳興國,連同蟲,加起來六個角色有深沉的糾葛,這些對話,有的是非常卡夫卡,有些是吳興國的狂想。

我特別邀請好朋友耿一偉做為此劇的顧問,他也是台灣著名的卡夫卡專家。看了我消化出來的劇本結構,及加上華語文學界才子張大春填的曲詞,他表示:這是個後戲劇劇場,非常喜歡的、或看不懂得觀眾都會同時存在。

的確,愈接近卡夫卡,愈走入迷霧,《蛻變》不只是《蛻變》,也隱藏了「判決」(The Judgment),「在法的門前」(Before The Law),和卡夫卡的愛情書簡…。我認為卡夫卡是蟲,蟲是卡夫卡,這其中並無差別,「這只不過是卡夫卡從一個夢進入另一個烏有之鄉而已」,是「一個沉睡在黑暗中的人,對眼前世界展開一番描述」,而這個黑暗世界就是卡夫卡所挖掘的「失去人性」、「令人負債累累」的社會。

卡夫卡改造了小說敘事的方式,這一改造卻照亮了、並活化了曾經哺育他的那個傳統。

我情不自禁重新改造了《蛻變》,融入了自己的文化傳統與生命記憶,我解構了《蛻變》,重構我心目中的「卡夫卡」,我解構了「京劇」,重構「吳興國」這個演員。



《蛻變》導演創作手記一:故事要從那條蟲說起...
《蛻變》導演創作手記二:沒有故事的改編故事...
《蛻變》導演創作手記三:現在,談一談音樂
《蛻變》導演創作手記四:迷宮---冷酷而無法理解
《蛻變》導演創作手記五:迷宮---科技.京劇.宇宙的舞者


更多《蛻變》演出資訊:12 月《蛻變》-不能錯過的精彩演出訊息

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

在某個角落中,遇見卡夫卡-導演創作手記一

故事要從那條蟲說起…

三年前,友人送我一盆白色蝴蝶蘭,隨手擱置在書桌上。不想,沒幾日花朵全消失了,我在綠色花梗上找到一隻相當醜陋的蟲,正在爬行。

牠需要花,花是牠的食物。我又買一盆白色蝴蝶蘭,把蟲放在花瓣上,欣賞著看牠緩慢地啃食著花,吸吮紫色花蕊,一起聽華格納音樂,偶而抬起頭與我相望,似乎很滿足,我心裡問:你是葛里戈.薩姆薩嗎?

終於,蟲藏在葉與葉間吐絲作繭,並破繭而出化為美麗的蝴蝶飛走了。「那一刻,我覺得好感動!」

那隻蟲從此住在我身體內,等待蛻變的時機。2011年《李爾在此》在英國愛丁堡藝術節演出後,隔一年又在羅馬尼亞遇見藝術節總監Jonathan Mills,Mills 挑戰我,問我願不願意在2013年愛丁堡藝術節做《蛻變》世界首演?這是個十分榮耀的任務,但也令人感到十分戰慄。從答應他的那一刻起,我就和卡夫卡活在一起,並經常在半夜中驚醒!



《蛻變》導演創作手記一:故事要從那條蟲說起...
《蛻變》導演創作手記二:沒有故事的改編故事...
《蛻變》導演創作手記三:現在,談一談音樂
《蛻變》導演創作手記四:迷宮---冷酷而無法理解
《蛻變》導演創作手記五:迷宮---科技.京劇.宇宙的舞者


更多《蛻變》演出資訊:12 月《蛻變》-不能錯過的精彩演出訊息